沙孟海:董其昌书法比王铎、黄道周,如丑女比西施,出名有隐情!
董其昌(1555--1636)是明代晚期大书法家,官至礼部尚书等职。其书法平淡古朴的风格,对后世书法影响较大。网友问:明清时期董其昌书法水准不算第一梯队,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宗师?
其实,董其昌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宗师,有他自身的书法水准为基础,但这不是主要的,其实另有隐情——主要得益于一个人的赏识。这位靠山不是别人,正是——康熙爷。
沙孟海先生在他的书学扛鼎之作《近三百年的书学》中就旗帜鲜明地指出了这个问题。他认为董其昌的书法水平并不比同时代的那些知名书家高,只是他的运气好,他的作品为清代康熙皇帝所喜爱,一时臣下,莫不追随。真是一语道出真谛。
沙孟海更指出,艺术的真价值并不能跟作者名望相提并论。他认为张瑞图等人的书法水平完全不在董其昌之下。至于董其昌与黄道周、王铎相比,则是“如嫫对西子”(就好像丑女比西施)。
其实不止沙孟海这样评价,清代康有为在他的书论中也认为董其昌书法“局促如辕下驹,骞怯如三日新妇”。(附图:董其昌大字行草书法《仙坛记》)然而清代康熙爷却独喜欢董其昌书法,悬挂寝宫,朝夕观摩,并以他的字为帖,反复揣摩练习。
康熙爷甚至不惜称赞说:“华亭董其昌书法,天姿迥异。其高秀圆润之致,非诸家所能及也……”又说:“每于若不经意处,丰神独绝,如清风飘拂,微云卷舒,颇得天然之趣。尝观其结构字体,皆源于晋人。”康熙自己的书法字形,几乎完全出于董其昌的路数。
就像王羲之受到唐太宗的喜欢而成为千古书圣一样,董其昌也因为康熙爷的推崇,使得其书风风靡一时,皇宫大臣纷纷临摹,这样名气越吹越大,最终成了一代宗师。区别是:王羲之是全凭实力,董其昌有些靠机遇造化。
本期讨论话题:如果没有康熙爷,董其昌还能那么出名吗?更多书法技巧文章,欢迎关注【麓风轩】
责任编辑:刑事辩护的目的在于说服法官